- A+
一、邱伟8分钟分享内容摘要
ORID结构化问题设计的重要性(Why)?
① 课堂案例分析、游戏活动或小组讨论中,让问题的设计更具有价值;
② ORID符合人们在事情处理过程中思考、行为的过程规律。
如何使用ORID设计结构化问题(HOW)?
O(Objective):客观性层次,关注事情的表面事实和外在的现实状况,“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更偏重于理性观察。
R(Reflective):反映性层次,指的是内心与事物产生的关联,注重于表达感受和发挥想象力,更偏重于感性感受。
I(Interpretive):诠释性层次,素材、案例的意义和潜在意义,针对于观察到的事实和想象,学员的反应、思考、诠释、结合自己的关联是什么。
D(Decisional):决定性层次,针对思考下一步行动计划、将做什么决定/改变。
二、学员总结精选十篇
(满满的干货!得票最高者,获赠《FAST高效课程开发》1本)
前言:今天收到的总结记录是217条,以下是十条的精选,因为篇幅有限,我们会尽可能选之前没有选上的总结展示,但确实有很多每天都认真总结的学员,希望继续加油哦!
总结精选一: 康欣强
WHY:培训课程中经常会有案例分析,游戏活动,小组讨论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但是这样的大活动如果还是设计简单性问题,那么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变得有限了,案例1:假如走在街上,突然看到恶犬,你肯定会吓一跳,然后判断是退回去,绕回去,还是拿棍子打死他。案例2:假如开车经过十字路口,突然绿灯变成了黄灯,而这时你的速度有60迈,就是不会吓一跳的话也会突然头皮一紧,你会考虑是冲过去还是紧急刹车,如果冲过去就可能闯红灯,紧急刹车还有可能追尾。两个例子有共同的思考过程,一是,看到了什么(恶犬出现,灯突然变了),二是,产生心理感受(吓一跳,头皮一紧)三是,思考(是冲过去/刹车,还是绕行还是拿起打狗棍)四是,做出决定(行动)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思考过程。 ORID就是一个思考过程,如果让问题研讨符合这样的思考习惯,学员的讨论会更加深入,结果比较有保障。 WHAT: O:客观性层次,你看到了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 关注于事情的表面事实和外在的现实状况,例如你看到了什么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些事情吸引了你的注意(理性观察)R:反应性层次,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象力是什么 指的是你的内心对问题产生的关联,鼓励你表达你的感受和发挥你的想象力(感性认识) I: 诠释性层次,针对你观察到的事实和想象,你的反应、思考、诠释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关联是什么 它是识别素材、案例的意义和潜在意义,以及判断这些素材和案例跟自己的关联,这个时候才是慢慢引发学员思考的时候,当你问题过于直接他不太会去思考,是因为他忽略了思考的元素,如事实和感受,有了O和R后,你的I才会发挥思考的空间,例如这与什么相关,这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我学到了什么,产生了哪些思考等 D:决定性层次,针对所有思考 ,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将来要干什么,接下来要做出哪些改变? 针对你的思考,你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要做什么决定,这是问题的焦点,举例来说,需要做什么决定,接下来的步骤是什么,我们的决定是什么 例子,播放09年柴静首都记者协会的演讲视频,之后的问题: 你看到柴静运用了哪些演讲技巧?(O) 请用三个词来形容柴静的演讲?(R) 柴静的演讲对你今后的演讲有哪些启发?(I) 看完这段视频后你会做出哪些改善演讲技巧方面的行动?(D) 总结:ORID是结构化的问题设计,课堂上随时去用,难度会大,如果学会这样提问,你的提问技巧会有很大的精进,建议结合活动,如问题讨论,游戏活动使用 ORID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抓紧时间实践吧 启发:原来问问题也有很多巧在里面,马上去实践!
总结精选二:刘建国
收获:1:ORID在什么情况下应用?讨论问题,案例分析2:意义:在剖析和讨论的时候,如果讨论简单问题,失去意义,复杂问题讨论为了更有引导方向,更好的用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引出了ORID思维方法的设计。3,邱老师用柴静演讲视频,做了简单形象的剖析,使得自己更清楚了如何应用。
启发:小组讨论形成四步骤,讨论更高效
应用计划:明天广州的呼吸系统疾病讲解上,运用一次。
想说的话:谢谢,邱老师,请问你收徒弟吗?(你帮很多人问出了心声啊!哈哈)
总结精选三:陈伊琳
收获:1、ORID分别是 O 获得信息(理性层面)、R 反映(感性层面)、I 意义(诠释你自己)、D 决定(焦点层面)。2、通过两个生活化小栗子“路遇恶狗是退是绕”“骤遇红灯是闯是停”帮助我们纵向理解了自己生活中运用ORID思考问题的过程。3、平时日常的课堂互动中的小问题虽然可以活跃气氛,但是如果需要我们的学员有一个对知识本身更透彻的了解,我们可以在分析讨论,案例分析中加入ORID问题来达到我们授课的目的。
启发:ORID结构化问题设计并不适合随时随地用在课堂上,他像是一只画龙点睛的毛笔,需要讲师事先熟悉书画,并且有准备地蘸好了墨水,才能对画龙点睛这件事情游刃有余,同样的道理,因为这涉及到学员的一个思考习惯,所以我们在加入ORID结构化设的时候一定要熟练其原理,私底下备课的时候反复琢磨你的问题,再放到课堂上去运动,才能较好达到其效果,帮助学员更好更深入理解主旨。
应用计划:首先虽然平时在书本的案例分析中经常有看到结构化问题的提问,但是确实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啊!自叹自己知识面的狭窄,接下来,首先我会去安利充实自己对ORID的理解和学习一些优秀的课堂演示,学习怎么样在课堂上有效地使用ORID,之后尝试着在自己的课堂中,尤其是重要章节有目的使用ORID,给学生们起到一个重点知识的“提醒”作用。 想说的话:今天这一章节感觉像是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今天的课已经反复听了3次(刚开始不太理解内容),当我还觉得自己已经在前期的课堂中学习到了很多技巧时才发现那些其实只是小技巧,真正的大神还在后头呢,以后一定要坚持早起,听新鲜热辣的课程,谢谢老师以及各位班干部!
总结精选四:娃娃鱼
1,在较大的培训课程中使用简单的提问方式效果并不好,而我们通过遇恶犬及过红绿灯时的行为可以分析出,人在遇到某件事情的时候会有对应的分析,最后课堂上的提问会在很多个场景下存在,如讨论,课堂提问,片段理解等,那么结构性提问就很有必要。采用的模式是ORID模型,O代表对事实的描述,你看到了些什么,R是对感性的描述,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I是对描述事实的诠释,哪些是值得学习的,D是自己的行动,接下来自己会做些什么。通过柴静演讲分析,我们更近一步了解到这个模型如何应用,柴静中的演讲技巧有哪些,三个词评价柴静的演讲,有哪些启发,会采取哪些行动2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远用不同的提问形式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讲出事实以及说出感受那里,是符合人本身的思维逻辑,而不是直接从第三点分析开始3可以就此模型制作一堂课,加以练习。 4现在每天课程都会听几遍才写总结,第一遍听完,第二遍带着问题去听,第三遍加深记忆,很感谢邱伟老师第九天的陪伴。(好棒!重要的事情做三遍!)
总结精选五:张琼
收获:在进行案例分析、游戏活动和小组讨论时,可采用ORID结构化的问题设计方式;ORID实际上在面对问题和现象时的思考过程,具体表现为:第一,客观性层次:你看到了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东西使你产生了兴趣;第二,反应性层次,你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是什么;第三,诠释性层次,你对这个问题或现象的思考和诠释是什么;第四,决定性层次,你的决定,你的计划和行动是什么;通过ORID问题设计方式,让讨论的问题更加深入,更加有价值,更加能引发学员的思考
启发:在进行比较深入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时,可尝试用这种ORID问题设计方式来引导学员。
应用计划:想在进行网站开发案例讲解时,先给学员欣赏和观看大咖们的作品,然后问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网站;这个网站用到了哪些技巧和技术;如何将这些技巧和技术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接下来你该怎么用。貌似咱们每天写的总结也是这样的结构啊。
想说的话:谢谢老师,把这样的一种方式用如此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
总结精选六:罗伟湖南
收获:今天讲的结构化问题设计,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让学会更系统的思考问题。直接问学员不太好回答,加入运用结构化的提问设计,就可以让学员更好的思考,先问学员事实的问题,就是看到什么,获得什么信息。接着问学员的的感受,每个人都自己价值观,有自己的感受。有了感受之后就开始引发思考,这个意义是什么背后有什么后果由什么好好的价值观思考。思考完了接着就是行动。这个一环一环扣得非常好。
启发:以前学习蜗牛的提问方式是问出别人的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这个提问方式好像跟体验式的环节特色类似,体验了东西就是一个现实一个事实呈现,或者案例就是告诉学员这是什么。然后我们看了参与了就有感受。感受是最直接的,最直接的喜怒哀乐。有了情绪就可以很好的引发思考了,思考就是价值观的东西,认同什么反对。有了价值选项就有行动取向了就有行动计划了。
应用计划:在以后的讲故事环节里更好的应用ORID模式,让学员真正的系统思考,不是简单的停留在“是否”之间。
想说的话:这个课程真的含金量特高,感恩老师的无私付出。
总结精选七:苏燕平
收获:1,在课堂互动中,提问题是很重要的方法,而如何提问题是需要考究的,简单问题往往会让思考和讨论的价值感不足。2,人思考问题的一般流程无非这四步:看到或听到什么,心理感受,思考该怎么办,最后做决定。3,结构化问题设计四步法:O,客观性:获取事实,感觉,印象,信息。R,反应性:个人反映,情感,意向,联想。I,诠释性的:意义,价值,重要性,目的,影响。D,决定性:决议,行动,未来计划。
启发:对问题的设计可以先从客观性和反映性问题入手,再引导学员一起思考诠释性问题,最后共同探讨决定性问题,有梯度的问题更能集中学员学习注意力。
应用计划:选一个知识点来设计一套结构性问题,运用授课中 最后,谢谢邱老师。
总结精选八:文敏
邱伟师今天讲到的是结构化问题设计,对于这种结构化问题设计可以运用在课堂当中,增加问题的难度。但是听完之后我对于这个掌握的还不是特别的好。可能是因为平时用的太少的原因。我试用一下:这位优秀的金牌导购运用了什么样的销售技巧?大家最深刻的一点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对导购员的做法对大家有什么启发?看到这位导购的技巧使用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和影响?
总结精选九:杨家明
1、首先,对于ORID课后百度搜了些相关资料,又被称作焦点讨论法,在培训需求面谈和内训师授课中被有效运用。O客观性问题,观察到事实,R反映性问题,产生的心理反应,I诠释性问题,引发出思考,D决定性问题,做出决定,其实阐述了面对问题共同的思考过程,运用到培训课堂中来,可能引起学员深入思考、引起学员做出改善行动是运用的方向。其次,通过ORID结构性问题的描述,感受到了引导学员就问题、知识点逐步深入讨论的一个过程,先从简单直观的客观事实入手,逐步过度到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改善,相信学员会更容易参与进来,表露经过一定思考的真实想法。最后,如邱老师提到的,在玻案例分析、问题研讨阶段,能够合理利用这种问题设计技巧,相信效果更好。比如邱老师拿09年柴静参加首都记者协会演讲这个案例的展示就很有说服力,O-你看到柴静在本次演讲都运用了哪些演讲技巧?R-你会用三个词来形容柴静的这次演讲?I-对今后你的演讲有哪些启发?D-你会有哪些改善行动?2、未来授课,会在课前的案例研讨部分,提前运用ORID来设计引导学员参与思考的问题,就像邱老师之前提到的递进式问题一样,挖坑、逐步深入。3、拿一个培训课程中的案例来设计一个系统的ORID系列问题。4、谢谢邱老师的分享,ORID自己还需要补充资料多做了解。
总结精选十:岳镜涵
课程问题设计逻辑 ORID 2.之前的问题因为设计过于简单而不能让学员产生顿悟或者更深层次上的思考,合理运用ORID把学员的兴趣以及学习想法调动起来.、运用起来。之前课程问题设计的不是很合理让学员没有很好的领悟,课程上完的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跟邱老师学习之后发现问题越来越多 可以改正方面也越来越多,感谢在培训师成长路上的初期就能遇见邱老师这么好的导师!不过我觉得ORID的问题设计跟六顶思考帽也有相关联性!
- 邱伟老师微信
- 课程和项目合作
- 课程开发实验室
- 邱伟老师公众微信号